考研网 门户 考研要闻 考研快讯 查看内容

中华考研:“考研冷”折射出了啥?

2014-12-31 16:4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67| 评论: 0

摘要: 164.9万!继去年人数下跌以来,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又减少了6.5万人,宣告这场持续了20多年的“考研热”开始明显降温。报名人数下降的背后,是高校研究生招生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调查数据显示,2014 ...

164.9万!继去年人数下跌以来,今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又减少了6.5万人,宣告这场持续了20多年的“考研热”开始明显降温。报名人数下降的背后,是高校研究生招生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多个省份硕士研究生招生出现未完成计划的情况。其中辽宁缺额2259人,地方院校缺额最为严重,超过招生计划的10%。(12月30日《中国青年报》)

  平心而论,近两年来公务员热都已降温,“考研热”降温并不让人意外。2013年,财政部、发改委、教育部下发《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对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显然就投入而言,研究生的教育成本在上升。但就产出来说,研究生却并无就业优势。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中,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86.6%,本科生为90.3%,就业与学历呈现出倒挂现象。投入产出的不均衡,必然倒逼学生用脚投票。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为啥缺乏吸引力,关键一点在于就业。确实,一个普通百姓的孩子即使读了研究生,与一个只读了本科甚至专科的“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相比,并没有明显优势,甚至根本没有优势。研究生的“出口”问题解决不好,“入口”问题自然不畅。这就导致许多青年学子宁可早早就业,也不再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其实,出现“考研冷”与近些年来研究生的质量密不可分。我国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长期被忽视。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整体淘汰率不到5%,而在许多教育发达国家,这个数字高达30%~50%。硕士研究生的“宽进宽出”,致使研究生教育成为简单的“刷学历”,最终导致硕士学位含金量与美誉度大打折扣,就业率更加堪忧。而且,高等院校更难培养出拔尖人才。

笔者认为,“考研冷”折射出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存在严重漏洞。一些研究生的文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章连文从句顺的要求都达不到,有的还错别字连篇。无论错别字还是文从句顺,或许与研究生教育无关,只与基础教育有关。但假如我国的研究生都是这么一个水平,如何让人信服我国研究生的质量?所以,目前亟需要改变我国“计划教育”的招生模式,建立以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模式。

以上文章由中国考研网编辑或转载发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分类

教育部教育在线中教网中青网K12教育网新浪教育搜狐教育腾讯教育学科网高考网考试吧教育信息网中国自考网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教育新闻网
中国招生网国际教育在线中国教育电视台阳光高考高考资源网北京教育考试院招考资讯网(天津)河北省教育考试院山西招生考试网河北高考网中考网搜学网
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辽宁招生考试之窗吉林省教育信息网中国高考招生网上海招考热线江苏教育考试院浙江教育考试院网易教育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中国高校教师招聘网怀柔网站建设怀柔在线怀柔团购
Copyright 2013-2014, www.cn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考研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与复制
热线电话:13911934741 联系人:周老师 E-mail:624924297@qq.com 京ICP备11038375号-4 京公网安备1101160200046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