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今年考研,常州考点有4573人,与全国、全省连续两年人数下降相比,常州不降反升,有考生说: “如果能找到好工作,谁会费心考研啊” 中国常州网讯 本月27~28日,全国研究生考试举行。作为常州地区唯一的考点,昨天,常大迎来了4573名考生,比去年多出近200人。与2010年的2726人相比,几近翻倍。 记者从常大了解到,常州地区的考生逐年攀升。这两年,记者和众考生聊一聊,他们多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谁会费心考研啊。” 的确,从某种程度上说,考研是就业的风向标。常大研招办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今年报考生中其中60%~70%是应届生,且文科生居多。根据报名情况统计,2015年考研的热门专业,主要有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硕士、金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去年常州考生的录取率大概达到30%左右。 不过放眼全国,据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博介绍,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比2014年减少6.5万人。这也是近6年来考研人数第二次下降。江苏的情况也相似,今年共有10.4万考生,比去年减少近1.2万人。 (孙婕) 家长比孩子还紧张 早上7点半左右,不少考生和家长已经提前来到考场外等候,有些考生手捧复习资料,趁着考试前的最后时间抓紧再看几眼。 一名考生的父亲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家住南京,女儿在江理工读书。因为担心女儿考前紧张,他周五就从南京赶来陪考,当天下午就在考点附近的酒店住下了。“孩子挺轻松的,我到反而更紧张。”张先生说,早上看到孩子的准考证掉在床头,急急忙忙往她包里塞,才知道是孩子多打印的。 在现场,除了在常读书的学生外,不乏北京、山东等地的常州赶考生。考生小于来自北京,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一名“二战者”。去年他不仅跨专业考新闻,还全部裸考。不过,英语以几分之差,与心仪的北大新闻专业失之交臂。而后他又在新东方工作了半年,“尽管工作氛围不错,我依然还是想从事媒体研究。”于是,小于辞去工作,今年年初就回常州备考。 孙婕 包海霞 人民日报5段材料入选政治考题 开考首日科目是政治和英语,学生普遍对两门科目的难易程度没太大感觉,反而是考题内容让人印象深刻。 政治考试结束后,不少考生表示“依法治国”“醒狮”等政治热点都有押中,稍显意外的是,考前不少考生准备的“中国梦”这一话题没有出现在今年的政治试题之中。 不过,有意思的是,政治考卷中5道分析题一共使用了7份材料,其中5份材料明确标注为“摘编自人民日报”。据澎湃新闻网介绍,这5份材料中,尤其以2014年人民日报刊载的内容为多,比如2014年11月21日、5月5日、5月26日、10月24日、10月29日、5月20日的见报内容都中选了。这一清晰的导向显示,关注现实政治已经深刻烙印在考研政治试题之中。 下午的英语分为卷一和卷二,英语卷一的作文要求“介绍一本书”。刚出考场的女生小蒋就对一旁的同学说:“我都不知道《简爱》用英文怎么说。”小蒋表示,考前曾预料到关于书的介绍,但并没有专门练习,凭感觉写了一些,“估计阅卷老师也头疼,都不知道考生写了一大堆,介绍的是什么书。” 常工院的杨敏考的是卷二,比起作文,她觉得考题的内容“很励志”,譬如关注女性压力,是在家压力大,还是在职场压力大。“研究结果表明超过4成女性在家压力更大,我觉得是鼓励女性去工作,去发现自己的价值。”杨敏说,还有新题型中选择小标题,选项是“不要害怕失败”“会因为经验多而胜出”等,也有鼓励作用。 据悉,全省研究生评卷工作将于2015年1月4日开始,2月12日发布成绩,考生可通过访问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或拨打声讯电话16883851进行查询。 孙婕 采访整理 延伸阅读 政治分析题关注5个热点话题 1.今年11月份刚刚闭幕的世界互联网大会 2.涉及非公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让大猫小猫都有路走” 3.关注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融合的“马克思进文庙”(郭沫若旧文《马克思进文庙》) 4.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依法治国 5.“蒙哥马利之问”:中国强大了会不会称霸? “90后”考研意愿“不高” 研究生入学考试作为国内最为复杂的考试之一,学生花费的时间、考试过程的复杂性、严谨性都是其它考试无法比拟的。针对这一全国性大型考试,中国教育在线开展调查,采集到近万余名考生的问卷数据。 调查结果发现,“90后”大学生就业形式多样化,导致大学生考研意愿普遍不高,而在选择读研的学生当中,大部分也只是为了好就业。在问及大学毕业之后有何打算时,仅有30.3%的大学生表示会选择考研,51.6%选择找工作就业,而选择直接创业的比例高达9.3%,选择出国深造的则占到4.3%。 考研要花多少钱?参与调查的考生中,15%的人花费在1000元以下、69%的人花费在1000元~5000元、6%的人花费在5000元~10000元、10%的人花费在10000元以上。2014年是公费研究生正式取消的第一年,调查显示,会关注奖助学金的考生占71%;不会关注的占20%;无所谓的占9%。 孙婕 整理 |
![]() |
Copyright 2013-2014, www.cnky.cn, All Rights Reserved 考研网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与复制 热线电话:13911934741 联系人:周老师 E-mail:624924297@qq.com 京ICP备11038375号-4 京公网安备110116020004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