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概况   2015年博士招生目录   2015年硕士招生目录   2015年招收硕士推免生公告   研究中心网站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概况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简称空间中心)地处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空间科学及其卫 星工程项目的总体性研究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国家空间科学发展规划研究,具体负责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组织 与实施,开展空间科学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创新性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为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及未来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支 撑。主要研究领域围绕空间科学及其卫星工程,开展系统性、总体性管理和相关技术研究,着力发展空间物理、空间环 境、微波遥感和电子信息等方面的相关科学与技术,引领空间科学发展,带动空间技术创新。
空间中心的前身是1958年为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成立的中国科学院“581”组。第一任主任是“两弹一星”元 勋,我国著名空间科学家赵九章先生。1958年至1968年,空间中心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和发射成功奠定了重要基 础,是我国人造卫星事业的摇篮,与此同时建立和发展了我国空间物理和空间环境、微波遥感和相关空间技术学科领域。 1979年至1986年,空间中心推动了我国天文卫星和资源卫星的立项,以及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的建设。1992年至2003年, 空间中心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体部的依托单位。从2004年起,空间中心作为我国探月工程科学探测有效载荷的 总体单位,为我国的深空探测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7年空间中心提出了我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并承担了科学探测有效载荷的研制和科学运行工作。2006年空间 中心牵头开展了我国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和中国至2050年空间科技领域发展路线图的战略研究工作。2008年牵头 我国空间科学领域开工建设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2011年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立项,空间中心 作为先导专项的总体机构,承担了5颗空间科学卫星的工程总体工作、未来科学卫星的背景型号及预先研究项目的管理和部 分型号的研制工作,同时是5颗科学卫星地面支撑系统的承担单位。至2020年,空间中心将具备全面的空间科学任务总体管 理和技术支撑能力,以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和空间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国际著名的空间研究机构。
  空间中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太阳、行星及地球空间物理基础前沿问题,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连锁变化过程,天基和 地基空间环境监测与探测,空间环境预报、空间环境效应预测及相关研究,航天器综合电子设备、空间系统的仿真与综合 性信息技术,以及微波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
  空间中心目前承担的国家重大项目包括: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核高基、高分和北斗导航等国家 科技重大专项,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风云、海洋系列以及多颗应用卫星的有效载荷和相关支持系统的任务,牵头国家 空间科技领域规划战略研究,牵头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子午工程,以及多项863、973重大课题。
  空间中心是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后首批招收培养研究生的单位之一,在太阳、行星及地球空间物理基础前沿问 题,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连锁变化过程,天基和地基空间环境监测与探测,空间环境预报、空间环境效应预测及相关研 究,航天器综合电子设备、空间系统的仿真与综合性信息技术,以及微波遥感技术与应用研究方面具有显著的学科优势和 特色。空间中心现有空间物理学、地球与空间探测技术、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博士、硕士培养点, 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培养点,以及电子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培养点;并设空间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 研究生导师百余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1人、通讯院士1人,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1人担任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COSPAR)副主席、国际与日共存计划(ILWS)执行主席,973计划 首席科学家2人,863计划领域顾问1人,专家组长1人,领域专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通过科研与教育 紧密结合,已培养超过1000名研究生,现在读研究生300多人,留学生1人。
  空间中心研究生学习、科研、生活条件优越,奖助体系完备,毕业就业前景良好。欢迎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 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空间物理学、物理学、天文学、大气科学、飞行器设计以及相关学科专业学生报考。

重大项目
  载人航天:空间中心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体的依托单位(截至2003年11月),目前承担了先进对地观测有效载荷、空间 环境监测与物理探测有效载荷、空间科学实验装置、空间环境预报与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探月工程:空间中心是我国探月工程的主要建议和参研单位,是探月工程有效载荷总体单位。承担了探月工程一期嫦娥一号有 效载荷,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有效载荷的论证、总体设计和部分有效载荷的研制工作,同时还承担了空间环境预 报保障工作。
  子午工程:我国空间科学领域第一个大科学工程,由中国科学院牵头7部委共同建设,空间中心为子午工程项目法人。子午工程 全称“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沿东经120度子午线,北起漠河,经北京、武汉,南至海南并延伸到南极中山 站;沿北纬30度纬度线,东起上海,经武汉、成都,西至拉萨,15个监测台站组成了一个以链为主、链网结合的地基空间环境 监测网络。
  双星计划:我国首个空间科学卫星计划,亦是我国第一次以自主提出的空间探测计划进行国际合作的重大科学探测项目。空间 中心是双星计划的提出单位,也是应用系统总体、有效载荷研制牵头单位和卫星用户单位。双星计划与欧空局Cluster计划相配 合,构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进行“六点”探测,取得大批原创性科学成果,获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 奖,双星计划和Cluster计划联合团队获得国际宇航科学院2010年度杰出团队成就奖,是中国首次获得国际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奖项。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
  2011年1月,中国科学院批准启动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并由空间中心具体负责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开展空间科 学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创新性科学与技术研究工作,为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及未来发展提供科学与技术支撑。
  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自主和国际合作科学卫星计划,实现科学上的重大创新突破,带动相关高技术的跨越 式发展,从而发挥空间科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战略作用。
  “十二五”期间,空间科学先导专项将部署以下7个研究项目。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研究黑洞的性质及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规律,开展宽波段X射线(1~250 keV)巡天观测,发现大批被尘埃遮 挡的超大质量黑洞和未知高能天体,研究宇宙硬X射线背景辐射的性质;对重要天体进行宽波段、高灵敏度的定点观测,测量其 时变和能谱特性,研究致密天体和黑洞强引力场中动力学和高能辐射过程。
  实践十号:利用我国成熟的返回式卫星技术,紧密围绕国家科技战略目标,结合国家重大需求,促进地面生物工程、新材料等 高技术发展和基础物理、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推动我国空间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发展。
  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在高精度的捕获和跟瞄系统基础上,进行卫星与地面之间量子密钥分发,实现卫星与地面之间量子保密通 信试验;在地面建立两个局域的光纤量子通信网络,通过卫星中转组建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在卫星与地面之间进行双向纠缠分 发,检验量子力学的非局域性;利用地面多体纠缠光源,探索地面站与卫星之间远距离量子隐形传态的可行性。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寻找暗物质湮灭的证据,通过高分辨测量高能电子和伽马射线的能量和方向,确认暗物质粒子存在的证 据并研究其物理特性,包括暗物质的质量及其在空间的分布;通过测量TeV以上的高能电子能谱,研究宇宙线起源;通过测量宇 宙线重离子能谱,研究宇宙线传播和加速机制。
  夸父计划:研究太阳活动事件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利用自行研制的夸父A星与加拿大的两颗极轨卫星,通过国际合作形成对 日地关系连锁变化的连续观测系统——夸父计划,探索日地空间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传输与耦合过程,预期在日地系统的能量及 扰动的耦合机制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空间科学卫星背景型号研究:根据战略规划和发展路线图,通过科学论证,遴选科学卫星项目进行背景型号研究,开展科学目 标凝练、探测方案优化和关键技术攻关,为“十三五”科学卫星的工程研制、发射和获得科学成果作准备。
  空间科学预先研究:通过部署项目集群的方式,对未来的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和必需的关键技术进行先期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发 展战略研究、创新性卫星任务概念研究、前瞻技术预研和关键技术攻关、地面验证与标定,对部分地面无法验证的有效载荷开 展短时飞行试验验证,以全面推动空间科学领域的创新性研究、前瞻技术预研和关键技术攻关,为我国空间科学的长期可持续 发展奠定科学与技术基础,发挥空间科学在基础科学领域前沿研究和航天高技术领域的火车头作用。
  通过空间科学专项任务的实施,可望在恒星与星系的起源和演化、暗物质的性质、空间环境下的物质运动规律和生命活动 规律、太阳爆发等太阳活动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和检验量子力学完备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科学发现或突破,深化人类对宇宙和 自然规律的认识。同时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段空间科学的发展作好技术准备、奠定发展基础。同时,通过空间科学先导 专项还将培养起一支达到国际水平的科学研究队伍和先进探测仪器的研制队伍,建立起我国空间科学及卫星工程项目的技术支 撑和管理体系,建成支撑我国空间科学发展的国家级高水平空间科学中心,为空间科学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版权所有:中华考研网 Copyright 2014 Inc All Rights Reserved